有人问我:什么时候开始大量看电影?我反问:在妈妈的肚子里算不算?
那时是上个世纪70年代初,在我的老家麻坡,父母亲几乎夜夜看电影。在多了一个我之后,依然几乎风雨不改。一年看三百多部电影?这笔账怎么算?原来,我们这个当年才五万多人口的小镇,就有六家戏院;个别电影院上、下片的速度超快,可以三、五天换一出,怎么看都看不完。
(四马路的胜利戏院,一直到上世纪80年代停业为止,都没有冷气化的老戏院。后拆除并翻建成凯荣广场(购物中心)。)
(四马路的胜利戏院,一直到上世纪80年代停业为止,都没有冷气化的老戏院。后拆除并翻建成凯荣广场(购物中心)。)
小镇不算大,六家戏院院址集中。有时候两家戏院间隔半小时放映同一出戏,跑片的小弟若不是因为电影拷贝太笨重,根本不需要骑车,步行不到五分钟就能把片子送到。
当年年纪小,不太投入电影剧情,时不时就问母亲:“还有多长?”母亲的标准答案有两个:“快要完了!”或“还有一半。”
当年年纪小,不太投入电影剧情,时不时就问母亲:“还有多长?”母亲的标准答案有两个:“快要完了!”或“还有一半。”
有一晚,父亲和母亲要看的片子不同,偏偏两部影片都打着最后一天。妥协的结果,母亲独自看她想看的,父亲带我看他想看的。父亲送了母亲后,带我买票进入另一家冷气戏院,却发现我的寒衣在母亲那儿,怕我着凉,只好带我出场找到母亲那儿,在查票员的严厉警告下进场找母亲拿了寒衣,再回去原戏院看戏。
(国泰戏院早已改成大卖场,但也是招牌犹在。)
(国泰戏院早已改成大卖场,但也是招牌犹在。)
后来母亲也开始教书,把我的70多岁的曾祖母接来照顾我,变成夜夜一家四口看电影。曾祖母只谙福建话,荧幕上的华、粤、英语统统“听嘸”,往往忍了很久才问母亲:“伊讲啥?”
后来,弟弟出世;家里有了电视机、录像机;曾祖母回去乡下照顾新生的堂弟。我的整个中学时代,几乎没进过戏院。
那时是80年代,戏院一家家说拜拜。二马路的大观原是三个单位的双层旧店屋打通,倒闭而荒废多年后,回复三个单位的店家。三马路的丽士和四马路的国泰都装修成作短期出租的商场空间。四马路还有璇宫、胜利,都拆了改建成购物中心。五马路的光明原址,翻建成十多年前曾是麻坡最旺的超市和酒店。
(三马路Hotel Classic的左边那一带是璇宫戏院的原址。当时璇宫是属于名为“新街场”的新商圈(后拆除并改建成今天的整个威德广场购物中心)的一部分。)
(位于五马路和丝丝街交界处的超市Fresco Fresh Market是大光明电影院的原址。当年大光明是属于新华世界游艺场的一部分,游艺场里还有表演地方戏曲的戏台、交际舞厅、暹罗舞台(表演摔角等)、露天摊贩。在我小时的记忆中,我似乎只去过电影院和露天摊贩。整个游艺场拆除后,修建了超市(易主过三次,Fresco是目前的经营者)和Pelangi Hotel。)
零零碎碎的观影记忆,在现在的电视偶尔重播那些似曾相识的旧电影时,总会浮现
。只不过,五年前,103岁的曾祖母走了。去年,68岁的父亲走了。一个一家人夜夜一同织梦的纯真年代,走了。
去年新传媒《星期二特写》之《情牵新马》系列有一集讲的是麻坡,制作单位在FB上贴了有关麻坡贪吃街的视频,里头访问了一位熟悉贪吃街的麻坡人,提起贪吃街过去能吸引附近四家戏院的观众在看完电影后去吃宵夜。一些年轻同乡在回帖中也老在谈小时候记忆中的四家戏院。我在回帖里纠正:至少到上世纪80年代初,麻坡市区共有6家戏院--意思是说我比他们还老,六家戏院我都光顾过,还记得它们的具体位置(但在我还未出世的60年代或以前有多少家,我就不清楚了)。
ReplyDelete今年过年时回老家,跟母亲经过二马路,提起我在这篇文章里说的”二马路的大观原是三个单位的双层旧店屋打通,倒闭而荒废多年后,回复三个单位的店家“,指着三间目前漆成黄色的店屋,说这就是大观的原址。母亲说不太可能。几十年前麻坡这个市区只有五条街的小地方,电影院老板不可能这么有”生意头脑“,会想到把三间店屋打通改成戏院;这座”三间店屋“应该当初修建时本来就是打算当戏院建筑用,只是它两边直接连着战前双层店屋,所以看起来好像也是这整排店屋的其中三间。
这篇追溯了更详尽的麻坡影院史:
ReplyDeletehttps://www.facebook.com/notes/ks-tan/%E8%94%B4%E5%9D%A1%E6%88%B2%E8%AA%AA/675329685848031/
真是充满童年回忆的麻坡,我小时候就住在大光明戏院前面的那排店屋里,十岁就离开麻坡了...
ReplyDelete我是60后,六间戏院我看去过。1982年从乡下到麻坡市区上高中时和几位同学看李连杰主演的黄飞鸿是我最后在麻坡看的最后一部电影。
ReplyDel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