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May 28, 2018

轮回,因而人类如此嘈杂(纪录片“Samsara"和"Human")

(原载2016年8月《联合早报》。)

  电影“撞名”是常有的事。2001年就有一出电影,中文译名《色戒》跟六年后的李安电影几乎撞名(后者加了一点,即《色戒》),外文片名“Samsara”又跟10年后的一出纪录片撞名。


Related imageImage result for samsara 2001 movieImage result for samsara movie

  《色戒》不像《色戒》有大奖加持,只因有钟丽缇等人的多场激情戏,被一些不明就理的影评和观众定性为性剥削电影。但其背后的主题其实正是”Samsara” ── “轮回”的梵文原词。轮回这个概念,不单是“转世投胎”那么肤浅,更包含了众生摆不脱痴、嗔、贪,而卡在惑、业、苦的循环中。


Thursday, May 24, 2018

《英雄》--侠义精神的集大成者?

(原载2003年1月《联合早报》。)

(前晚在阳朔看了《印象刘三姐》,跟20世纪的张艺谋分道扬镖的21世纪的张艺谋的“人海战术”的调调,从《英雄》到《印象》系列到京奥开幕式都是如此。但我这篇《英雄》的影话谈的不是那些人多的场面,而是从结构主义的角度切入......)

(剧透指数:4)

    洛比桑(Luc Besson)的科幻动作片《第五元素》(The Fifth Element)和巴赫路曼(Baz Luhrmann)的歌舞片《情陷红磨坊》(Moulin Rouge)有啥共同点?答案是:都是各别导演将童年幻想拍成电影。张艺谋和李安都说过:“拍武侠片是每一个中国男性导演自幼的梦想。”

    或许,那是一种阳刚式的梦幻境界--既能逞以绝世武功威震天下之快,又能轰轰烈
烈的体现侠义道的精神,为潜意识中的暴力倾向寻找“政治正确”的渲泄管道。

    所以,一如洛比桑、路曼和李安,张艺谋卯足了劲完成他的“英雄梦”--现实中当
不成侠客,至少能以电影胶片将幻想具像化。当然,具像化的过程太昂贵,所以总得作商
业计算。结果是,影评大赞视觉、猛批剧本--为了国际市场,故事和对白都要简单。

Related image

    其实,我们还是可以拆解《英雄》一片,还张导的创作意图一个真面目的。过去十多
年来,批评新近武侠小说或电影“有武无侠”的声浪不绝于耳(包括以写情为主的《卧虎
藏龙》);而前两部“刺秦片”更不能算是动作片--周晓文的《秦颂》着重描写赢政欲
得一知己而不能的寂寞心境;陈凯歌的《荆轲刺秦王》则是聚焦于谋略的政治惊悚片。

Image result
Related image


Thursday, May 17, 2018

光州奇幻事件簿(韩国电影《逆权司机》(A Taxi Driver/ 택시운전사))

(原载2017年12月《联合早报》。)

(今天是5-18光州事件38周年。)

(本篇剧透指数:4.5/5)


  叫好又叫座的韩国电影《逆权司机》(A Taxi Driver)是以1980年韩国光州事件为背景的真人真事改编,却居然被选为今年加拿大蒙特利尔奇幻影展(Fantasia Film Festival)的展映电影。真人真事不该是偏写实的吗?怎被当成奇幻电影了?

Image result for taxi driver full movie korean

  电影没把事件背景说清楚,不了解历史的观众只要知道是光州民众、学生上街头进行争取民主的抗争就够了。当权者下令军队开枪屠杀民众,又先封锁消息,后利用国内媒体颠倒是非,说是一小撮亲共份子、暴徒在滋事。可德国记者辛兹彼得在一名汉城(首尔的旧名)德士司机的载送下,进入光州记录军队的暴行,并冒死把影带送出韩国,让真相公诸于世。


Image result for "a taxi driver" korean film


  影片的蓝本是辛兹彼得的回忆录,因为现实中该德士司机在载送他回到汉城一别后就消失在人海中。可在电影作者的手里,变成90%以上的剧情是以司机为叙事主体,突显他和其光州同行、学生反抗独裁体制的勇气、情操,哪怕连累家人。

Image result for "a taxi driver" korean film
Image result for "a taxi driver" korean film

Wednesday, May 16, 2018

爱的季节里……他们伤痕累累(新加坡电影"Stories about Love")

(原载2000年7月《联合早报》。)

(昨晚出席周子川导演的私人放映会,他跟我聊起18年前的这篇影话。我之前还没注意到他原来是这出三段式影片《爱的季节》的其中一段《奥拉》的摄影指导。他说当年影片遭到英文媒体猛批,我却能从另一个角度点评这出影片。他拿着这篇影话向《奥拉》的马来裔导演Abdul Nizam口头翻译,后者听了也颇感动。如今我回看这篇影话,觉得当时的分析电影的能力还是很生涩,且因为字数限制,写得蜻蜓点水。唯一可以告慰的是,我写影话不会随着大多数人的观点起舞,总会找到自己的角度(而且是有所本的角度)切入,提供读者不同的思想面向。

Abdul Nizam是新加坡知名的音乐、电影工作者,2016年癌症过世,得年50岁。)


Image result for abdul nizamImage result for "chew tze chuan"
(左:Abdul Nizam/右:周子川)

    几年前,当邱金海的剧情长片处女作《面薄仔》出征台湾金马影展时,当地杂志的文案如是说(大意):“《面薄仔》所展示的不是旅游手册上繁华光鲜的新加坡,而是新加坡阴暗的一面。”虽然新加坡人对《面》的写实程度有意见,我却觉得大可将之视为对新加坡人的苦闷心态的一种暗喻性的描写。过后,邱金海把这种心态描写具体化,以较戏剧性的手法拍成《十二楼》。

    事隔三年,邱金海扮演带起新导演的角色,监制了三段式电影《爱的季节》。看完了这部新片,我的第一个想法是:总算盼到另一部能登海外影展的“大雅之堂”的本地电影。可是,外国人看到这部作品后,会做何感想?会不会是:“还以为新加坡是个有纪律、思想保守的国家;可《爱》片对情欲的露骨描写,实在‘很不新加坡’。”


Monday, May 14, 2018

重新配乐,巅覆巴基特基顿(Buster Keaton)的喜剧经典

(从电脑硬盘文件夹里挖出这篇旧文,不确定有没有发表,因为原文档连标题都没有打。上新加坡报业控股的Newslink也搜索不到这一篇。虽是2001年5月撰写的文章,就让它在这里重见天日。)

(剧透指数:2/5)

  电影配乐并不是“旋律动听”就算数的,也不是简单的“烘托气氛”。它必须为电影调色,甚至成为影片节奏的润滑剂。因而,它应该超越“顺便给观众听觉享受”的角色,而成为电影叙事中带有自身意义,并与作品整体不可分割的元素。

  这回电力站邀请BL!NDMAN QUARTET来为喜剧默片巨匠巴斯特基顿(Buster Keaton)的名作
《船长二世》(Steamboat Bill Jr.)做现场伴奏,宣传文案上形容这是"Avant Garde Meets Classic"其实,单独放映这部影片或让这支风格前卫的萨士风四重奏单独演出,本身的意义已非比寻常。因而在观众席上的我更关注的是,这一组合能否为老电影带来新面貌--如果只是表面化的新瓶装旧酒,那我干脆闭目专心听音乐算了,然后寄望Moving Images Project改天单独重映这部电影。

Related image
Image result for BL!NDMAN QUARTET

  基顿在二十年代与查理卓别林(Charles Chaplin) 齐名,两者都对后世的喜剧片及动作片影响深远。只可惜大家尝试模仿的是他们的肢体语言和处境设计,而分析他们的作品背后的人文精神好像只是电影学者的事。卓别林透过一个流浪汉的际遇,表达他对在生活线上挣扎的贫民的怜惜,并痛斥上层社会的伪善。基顿则通过与各种庞然大物对抗的设计(如他在代表作《将军》(The General)里从被火车操纵到操纵火车、在《船长二世》里从被暴风“追杀”到利用蒸汽船救人),暗喻弱势群体或个体对体制和权威的对抗,并理想化的取得最后胜利。


Image result for buster keaton the general

Related image
Image resul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