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May 28, 2018

轮回,因而人类如此嘈杂(纪录片“Samsara"和"Human")

(原载2016年8月《联合早报》。)

  电影“撞名”是常有的事。2001年就有一出电影,中文译名《色戒》跟六年后的李安电影几乎撞名(后者加了一点,即《色戒》),外文片名“Samsara”又跟10年后的一出纪录片撞名。


Related imageImage result for samsara 2001 movieImage result for samsara movie

  《色戒》不像《色戒》有大奖加持,只因有钟丽缇等人的多场激情戏,被一些不明就理的影评和观众定性为性剥削电影。但其背后的主题其实正是”Samsara” ── “轮回”的梵文原词。轮回这个概念,不单是“转世投胎”那么肤浅,更包含了众生摆不脱痴、嗔、贪,而卡在惑、业、苦的循环中。




  《色戒》讲的正是有慧根的少年僧人闭关清修三年后下山,抵不住人之大欲,还俗娶妻生子、种地贩粮、通奸斗殴,终究见山是山,回归我佛。影片一开场就利用一块石头给主角打哑谜:“怎样令一滴水不会干涸?片尾主角回去翻过那块石头,上书:让它流入大海。但如果每个人是一滴水,最终能否找到属于自己的大海,难说。

Image result for samsara christy chung

  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沧海一粟,但能否成为有灵性、能反思、能超脱的一粟?这是来届新加坡佛教电影节的开、闭幕电影──《轮回》(2011年的那一出”Samsara”)和《人类》(Human)所带给我的思考。虽说是佛教电影节参展片,但这两出风格相近的纪录片都没有像《色戒》那样显著的佛教主题,反而都包容而超越了宗教议题,提升到对于人间世的整体思考。

  《轮回》号称1991年纪录片《万众瞩目》(Baraka)的续集,出自同一个导演Ron Fricke。两出纪录片都采取影像诗的风格,集合跨越七大洲的各种自然与人文景观,完全没有旁白,连内在的“叙事叙(影)像结构都不明说,给予观众开放的解读空间。但《万》片被做成比较纯粹的、梦幻式的视觉飨宴,似乎就图个“万众瞩目而已。

Related image

  《轮回》却片如其名,有了说教企图。高清摄影的《轮回》,先是天人合一的第一段(画面包括火山喷发、山林宗教建筑、古建筑遗迹、山川瀑布、土著聚落等),转向人间的明暗两面的第二段(如万家灯火的大都会、机器人、象征财富的现代建筑及填海工程、工人如上了发条般在流水线上工作的电子厂、将鸡只大卸八块的自动化食品厂、充气娃娃、变性人钢管舞、垃圾山里的贫民窟对比超豪华公寓、军事设施和大阅兵等等),及最后回归以宗教视野来诠释人间的第三段(三大宗教的重要圣殿都出现,最后以布达拉宫里喇嘛制作沙画,和千手观音舞作结)。

Image result for samsara ron fricke underwear

Image result for samsara ron fricke


  这“三段“是我自己分的,反映我个人对全片的诠释(类似《色戒》的三段结构清修、思凡、彻悟);电影本身并无明显分段。第一段的大量节奏缓慢的空拍镜头或近镜头,似在暗示人类文明正是衍生自大地之母,用以铺垫接下来的论述。第二段则多次出现快转或缩时摄影镜头展示文明生活(也是痴嗔贪)的极致;但我就是不喜欢部分画公仔画出肠的批判,如一名全身黑衣宽袍蒙面的回教妇女站在内裤男模广告牌前的一幕,或是从超市雇客大买各种食品切换到几个肥佬在快餐店里大吃大喝的镜头。

Image result for samsara ron fricke
Image result for samsara ron fricke

  反而最后一段,有两个暮鼓晨钟般的意象:一是喇嘛们联手制作传统沙画,完成了艺术品后却毫不犹豫全盘抹去,把这些色彩缤纷的细沙倒入河中;然后是原本由聋哑舞者呈现的千手观音,画面定格在主要舞者的脸上,舞者水灵的双眼直视镜头,却嘎然闭眼……已然“无耳“、“无舌的她,连跟外界沟通最关键的双眼都闭上时,是不是终能放下一切(如喇嘛们抹去沙画),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苦集灭道?

Image result for samsara ron fricke

  相对于《轮回》有着较明显的主题指向(导演对轮回的诠释),《人类》所要传达的信息却似乎是更具开放性的。同是周游世界各地拍摄大量影像,筛选组织起来,导演Yann Arthus-Bertrand还把镜头对准了一张张黎民百姓的脸,把这些访谈画面安插其中──这些“人”、他们(或其实根本就是我们),才是电影的主角。




Image result for human blu-ray

  为制作这出影片,导演访问愈两千人,影片第一版就剪出12小时的片长,取舍之后才剪出3小时以下的公映版。每一段访谈不提供受访者姓名、职业、国籍,只让他们娓娓道出自己的人生的最苦与最乐──受访者身份资讯竟是多余,观众只要专注于他们说什么,去推敲、去感受、去关照就够了。

Image result for human yann arthus bertrand

  受访者中,有因获得受害者家属的宽恕与关爱而静静愧悔的杀人犯,有只要能每晚做好一桌菜迎接回家的丈夫和孩子就万事足矣的幸福阿婶,有因为不被家人接受而遭到身心伤害的同性恋者,有上战场的少年,有在电子厂里天天如机械人般操作(或是“被操)的女工……导演看似平铺直叙地罗列这些访谈片段,但在部分访谈片段中间又切入另一张没说话的脸,让我们自由想象那是不是受访者所提到的那个爱他或害他的人,或是世界另一个角落不相干却有类似命运的人;又如一名老太太对着镜头怒吼政府的无能,令她和许多人生活在赤贫悲苦中,但下一个镜头却是一个一脸绝望的大叔,一言不发,我却从他的眼神中读出他或与老太太有不同经历,却有着同一命运。这些额外安插的非受访者的画面,似乎在提醒咱们,《人类》不只是一则则个人故事的串烧;人是身处在文化社群语境下的动物,所有的故事都是个人与这个大千世界的互动的结果。

Image result for human Yann Arthus-Bertrand
Related image



  《轮回》和《人类》的导演,都是摄影师出身。还好这两出作品都不是技匠炫技的肤浅之作。从摄影师的眼中看到的世界,会不会跟一般人不一样?


顺便请读:
心有挂碍,究竟颠倒梦想(中国大陆奇幻电影《画壁》)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日本导演河濑直美的电影)
入土为安前的“不买西装”宣言(日本导演市川准遗作"buy a suit スーツを買う")
Z字头的后现代生活(美国宗教题材科幻片"Z for Zakariah")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