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载1999年4月《联合早报》之《非主流电影》栏,当时使用笔名“逸天羚”。)
(本篇剧透指数:2.5/5)
“现实”如斯冷酷,何来的“诗意”呢?许多艺术家做到了,包括电影导演。
以“诗意现实主义”闻名的电影导演,从三十年代法国的尚雷诺(Jean Renoir)、五十年代印度的萨亚吉雷(Satyajit Ray),到八、九十年代伊朗新浪潮诸家,以至大家熟悉的侯孝贤的部分作品,都分别以诗化的电影语言、画面和/或剧本来描绘现实,把现实升华成为上天慈爱宽厚的注视。
卡林·努格罗贺(Garin
Nugroho) 是被商业呛俗之作所笼罩的印尼影坛里的一股清流。这位毕业于雅加达艺术学院的年轻导演,除了第一部剧情长片《面包里的爱情》(Love in a Slice of Bread / Cinta Dalam Sepotong Roti, 1992)(印尼影展最佳影片)属于爱情通俗剧之外,其余的作品都显出他执着于自我风格,誓不向票房压力妥协的精神。
经过了第二部作品《给天使的信》(Letter to an Angel / Surat untuk Bidadari, 1994)的磨练之后,1995年的《玉桂舞》(... and the Moon Dances / Bulan Tertusuk Ilalang ...)(玉桂即月亮)平地一声雷,“拼命”领奖(法国南特影展最佳导演、柏林影展国际影评人奖及亚洲电影推广组织奖、新加坡国际电影节特别评审奖、福岗影展特别推荐奖、金边东南亚影展最佳影片等),奠定了卡林在国际影坛上的地位。
卡林在他的作品中,含蓄而锐利的透视印尼当时经济蓬勃发展的背后,带有无政府暴力色彩的乱象(还预示了如今经济崩溃后所牵引出的不安与动乱)。而他的半纪录半诗化的影像、剪接和影片节奏,及他善用道具贯穿剧情和处理隐喻等个人风格,都为人所津津乐道。《玉桂舞》开场时,印尼少女穿著传统服装,手握一把手枪翩翩起舞的一组影像,将美与暴力并列,教人无法忘怀。
新作《枕边落叶》(Leaf on a Pillow / Daun di Atas Bantal, 1998)(亚太影展最佳影片、最佳女主角)是卡林第一次和印尼影坛大姐大、亚太影后姬丝汀·哈金(Christine
Hakim) 合作。姬丝汀就如华语影坛里的张艾嘉,属于外形普通的实力派巨星,而且热衷于在幕后参与偏离主流的优秀创作。身兼制片的她在《枕》片中的精准演绎,是绝大多数现役亚洲演员所望尘莫及的。
《枕》片纪录了印尼街童的呼吸和心跳。故事说的是一群来自不同地区的少年齐聚日惹讨生活、寻梦,并寄住在中年小贩姬丝汀的家中,俨然把姬丝汀当成母亲。三个叛逆少年各有各的性格、际遇,但下场都极为悲惨。片中姬丝汀的一个枕头在三个少年之间传递,成了母性的象征。西洋、亚齐、爪哇配乐交织全片;民间乐队唱的一首慢摇滚渗入爪哇鼓点的风味,则是文化交会、品流复杂的都会中的一个让生活稍稍喘息的空间。《亚洲周刊》称这部影片为印尼版的《残酷大街》(Mean Streets, 1973),绝非过誉。
顺便请读:
菲律宾影坛的人鱼传说(女导演、演员Laurice Guillen的作品)
莫札特在21世纪变奏(泰国电影"Syndromes and a Century"、印尼电影"Opera Jawa"、台湾电影《黑眼圈》)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