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透指数:4/5)
李安跑去拍武侠片,张艺谋则拍了爱情片。感觉上,这部爱情片也十分适合作为电影欣赏的入门教材,原因在于张艺谋外露而简单的电影语言运用。
《我的父亲母亲》以“我”为叙事主体(片尾演员表打的是“我”、“父亲”、“母亲”,如同《红高梁》里的“我爷爷”、“我奶奶”)。影片由一段黑白的开场,“我”乍闻父亲逝世,回乡奔丧,见到老“母亲”,思绪回到四十年前,当“母亲”还是少女的时候,彩色摄影--现实场面黑白而回忆反而是彩色的,聪明的观众不难猜到为啥。
全片大部分的时间便是“我”记忆中的“母亲”给小时候的“我”叙述的“我的父亲母亲”的恋爱史。在整段戏中,张艺谋对特写镜头的运用毫不吝啬。表面上看来是为了捧演年轻“母亲”的章子怡,但仔细一分析,便可见张艺谋组织镜头的用心。
原来,故事其实是经“我”转述的“母亲”的故事。张艺谋以“母亲”的脸部特写(配合章子怡细腻而自然的演出)和她的主观视点镜头交叉剪接--脸部特写镜头具有透视角色心理的作用。例如,“父亲”初进村时的特写镜头跟拍(“母亲”一见锺情,眼光从未移开“父亲”)。又如“母亲”等村妇一齐给“父亲”等盖校舍的乡民做的午饭摆在远处桌上,低角浅焦摄影令老远走来的乡民身影模糊,桌上的食物则异常清晰(“母亲”不敢抬头看“父亲”,也不知是谁人的手取了她亲手做的菜,心里却巴望着就是他!)。
以主观视点反映心理活动,还可见于张艺谋对“父亲”的镜头的处理。除了前述“母亲”初见“父亲”时的惊鸿一瞥,往后都难得一见“父亲”的尊容(“母亲”总是远远偷瞄,或因害臊而不敢直视),直到“母亲”在“父亲”回家的路上“邂逅”为止。
下来,“父亲”到“母亲”家吃饭,镜头终于敢“直视”父亲。这里,“我”改为转述“父亲”的一句话:“第一次看到母亲在门口迎接,她美得像一幅画。”然后在“父亲”吃饭时,“母亲”面对镜头说话(“父亲”的视点),而“父亲”则一概取侧面镜头(客观视点),可见叙事已暂时转为以“父亲”为主体。这正是两人交心的一刻啊!
之后,叙事转回“母亲”。“父亲”被打成右派,被迫回城。背景的选择和摄影似乎也随“母亲”的心情起伏--从暗恋和“倒追”时明亮的金黄和翠绿的林野、“父亲”离去时飞沙掩盖的羊群、相思成疾时苍白的雪地、乍然听见“父亲”的声音而奔出雪地时一道绚烂的阳光……这始终还是一则“母亲”的故事。
那么,既然故事相对平淡,而观众又早知道“父亲母亲”终会成眷属,那张艺谋的精雕细琢会不会丧失广大的观众?实际上,当我在看试片时,观众以不住卟哧开始(笑“母亲”“倒追”时的天真、腼腆和傻气),到擤鼻涕声此起彼落--张艺谋圆熟的结合剧情、镜头和演员表演,把观众从“冷耳”旁听一则民间故事,渐渐的拉进“母亲”千丝万缕的女儿心,和她一起呼吸、心跳、起舞、回叹……
秋菊和魏敏芝对“讨个说法”或救学生的执着,换到“母亲”的身上,丝毫不减。尤其到了片末,当垂垂老矣的“母亲”乍然听到已逝的“父亲”的声音而奔出雪地时,张艺谋将之与年轻“母亲”奔驰的回忆画面互融剪接,我看心肠再硬的观众也“经受不起”。
好像是悲剧收场,却又似乎没有遗憾(毕竟他们还是白头偕老)。说张艺谋越来越谙
(我个人讨厌的)煽情之道吧?但这一次,我领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