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载2010年8月《联合早报》)
(剧透指数:3.5/5)
把五、六十年代学潮的题材拿出来拍,却完全没有拍到那个大时代的一个画面,而是从一个相对现代的角度、一个“侧面”,去拼凑这段逐渐模糊的历史。你可以说是编导聪明地避开直接评价这段曾是禁忌的历史的尴尬;可我更深切地觉得,那是电影作者的一个成功的创作决定。
这个“侧面”,是一个上世纪九十年代末(不把故事背景提前十年,他的父母就不可能是学潮时期的中学生),一名初院快毕业,年底入伍的少年。影片一开始,少年在自己的房间里边看黄片边自慰(跟后来一场国庆庆典的军方筹备会议中所发生的糗事相呼应,有其弦外之音)……有哪一出成长电影用这种方式来介绍男主角出场?
他就如我们身边或邻家的一个血气方刚的普通年轻人;而忽然提早回家的母亲,几乎撞破他的“好事”,也让我们感受到,往后他们家收留老年痴呆的祖母住进他的房间时,他的私人空间如何遭到“入侵”――撇开道德,私人空间被这一代年轻人视为理所当然。
祖父搬出一叠旧照片,那是男生的父亲生前当学运领袖的峥嵘岁月,他爱理不理。可他越来越无法理解母亲、讨厌母亲的军官男友,又不想照顾祖母。或许是因为对自己的人生、对现状的不满,他忽然想多了解父亲――至少,如果,如果父亲曾是一号人物…….可祖父猝逝,母亲只说与父亲是当年在新山工作时认识,祖母更记不起什么。
他把旧照片扫描进电脑、拜访父亲母校校园宁静的湖光(那是当年学生与镇暴队对峙的现场)、要求中国籍女友给他念父亲的旧家书(他看不懂繁体字――那又是一个代沟的符号)……这些情节,让我想起陈彬彬在片中客串一角――饰演诊断祖母中风的医生;但我更希望导演安排她饰演治疗(其实治不好)祖母老年痴呆的医生。陈彬彬,现实中的纪录片导演,曾执导《备忘录》,用一种反纪录片的“缺笔”、欲言又止的形式,去挖掘、拼凑包括六十年代学潮在内的一些逐渐散佚的集体记忆――她用这一形式来暗喻我们对留住历史记忆的无力。
在《沙城》里,阳刚、执着的父亲和祖父先后辞世,阴柔、具有韧性的母亲、祖母却象征忘记、妥协、但求一家人共享一碗安乐茶饭――尤其是男主角的女友细心,在一大叠旧照片中众里寻他,找到他的父母中学时代,穿着雪白的校服,在校园里的相知相惜,成为学潮的战友。往事前尘,对母亲竟是如此不堪回首,甚至在已经不再政治敏感的时候,还欺瞒儿子。
《沙城》就是这样一出表面讲平凡人平凡不过的成长故事,底下却蕴藏着丰富的指涉和符号网的不平凡的电影。担心40岁以下的观众因不了解历史而无法投入剧情吗?我在媒体预映看这出戏,观众绝大多数就是这个年龄层的。可就是电影作者对这么一个真实、不无缺陷的男主角的清晰刻划,加上他的周边再生活化不过、让大家看到自己过去的影子的不如意事常八九,而逐渐对角色建立起关照、怜惜。当父母的过去渐渐明朗化,看似压抑,实则“慢火清炖”的情感,终究浮现――男主角和轮椅上的祖母在长堤彼岸的新山回望老家时,祖母乍然看到孙子的身影幻化为逝世多年的儿子(主角的父亲)穿着雪白的校服回头看着自己……母子交心,老太太混沌多年的心忽然一阵清澈。这时候,观众席上轻轻的擤鼻涕之声四起。
想起同期推出的另一出本地电影《割爱》,前半段部分蒙太奇场面给我带来期待,到了后半段剧本逐渐松散、俗套、找戏来做,更不懂得为演员们不入戏(越往后越生硬)的演出藏拙(如居然用慢动作镜头 “强调”一家四口拍全家福时,完全无法让人感受到这是一家人的眼神交流)。《割爱》似乎想冲破通俗剧题材的局限,拍成一出像《沙城》一样的角色导向(character-driven)的电影,可惜其成就与《沙城》相差甚远。
顺便请读:
为父为子的沙城(从新加坡电影《沙城》联想到故世的家父)
在《此时》,重剪你的人生大戏(伊朗电影"A Moment of Innocence"及新加坡电影"Here")
假如她用纪录片来吐真情(韩国电影"A Man Who Was Superman"/슈퍼맨이었던 사나이)
爱的季节里……他们伤痕累累(新加坡电影"Stories about Love")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新加坡怀旧电影《大世界》)
顺便请读:
为父为子的沙城(从新加坡电影《沙城》联想到故世的家父)
在《此时》,重剪你的人生大戏(伊朗电影"A Moment of Innocence"及新加坡电影"Here")
假如她用纪录片来吐真情(韩国电影"A Man Who Was Superman"/슈퍼맨이었던 사나이)
爱的季节里……他们伤痕累累(新加坡电影"Stories about Love")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新加坡怀旧电影《大世界》)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