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November 16, 2019

褪去孟莱坞糖衣的印度电影 / 印度电影--斑斓的孔雀

刚从印度飞回新加坡,机上回顾这两篇给2003/2004年新加坡印度电影节写的推介文,仍然非常有感。今天的印度还是当年的印度。



褪去孟莱坞糖衣的印度电影
(原载2003年7 月《联合早报》。)

    印度电影不止是“小情侣绕树三匝”的孟莱坞歌舞片。即将在本地举行的印度电影周所呈献的十部非主流印度电影,有八部就不是歌舞片,而是“力透纸背”的针砭社会、省思传统,或赞颂生命和艺术的启发性杰作。

    在这其中,开幕电影《英文八月》(English, August/1994年) 可说是近期印度英语电影风潮的始作俑者。英语在印度中产阶级当中本来就很流行,但一般印度主流电影为照顾草根阶层的广大市场,而只让演员讲印度的语言。

Image result for english augustImage result for english august

    《英》片导演贝尼戈尔(Dev Benegal)却以其欧化的视觉风格,利用中产阶级的视角和语言来剖析光怪陆离的现代印度社会。讲英语的城市公务员男主角被调到小镇去,却发现自己宛如置身在外国。面对老油条的上司、只会讲他听不懂的方言的乡亲父老、唯一能跟他一起斯混(吸毒、谈性)的年轻朋友,诡谲的文化冲击,道出中产和草根之间近乎宿命性的鸿沟。

    五年后,贝尼戈尔的第二部电影《开门见性》(Split Wide Open)反其道而行,从另一位初临大都会孟买的年轻人的眼睛去观察这个印度的缩影。他所交的四个朋友,分别代表四种人生观--沿街售卖花串的贫苦女童(后来甘为老不朽的禁脔)、坚守道德防线却无力回天的神父、生活靡烂的电视台女主持人,和凭蛮力和胆识生存的黑道人物。

Image result for Split Wide Open

    五个人物的故事盘根错节,勾勒出印度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的环环相扣的“生态系统”。所谓的“阶级”鸿沟,原来并非泾渭分明,而是一个个剪不断,理还乱的命运交会点。

Image result for "Split Wide Open"





    那麽,不妨放下身段,谛听《岛的子民》(The Island)里万籁的温存与呼啸,和吾土吾民的呼吸与倾诉。水坝竣工,政府迫迁,河中小岛上的家家户户都接受赔偿而搬走,只有一户人家留下--背负著传统包袱并坚信神明会庇佑小岛免被淹没的祭师、跟他一样倔强的儿子、活泼善感的小媳妇,及从孟买回来把外面的世界吹得天花乱坠的英俊男子。

    这个居民世世代代都依据农历和神明的指示雨耕旱收的小天地,一下被文明和发展的跫音打乱。四个角色的紧张、对立的关系,犹如热带季风期里山雨欲来的惊蛰。直到山洪、野虎的威胁齐来,男人一个个倒下或离去,最后站起来保卫家园和牲口的,是那个原来少不更事的女人。四个人,像四座孤岛;平素的亲昵关系,却禁不住灾劫的考验。

    《英》、《开》、《岛》三片,给我们描绘了一幅褪去歌舞片糖衣的印度,也让我们自省,我们的社会、文化、体制,和各自的人生,是否也面对了相同的问题?

    (印度电影节将在7月13日至19日之间於嘉华滨海戏院举行。)


---------------

印度电影--斑斓的孔雀
(原载2004年8月《联合早报》。)


  新加坡印度电影周举行到第二届,继续走推介新锐导演的路线,让我们品尝孟莱坞歌舞片之外的一片更广阔的电影天地。难得的是,这些中产阶级出身、曾经放洋留学的年轻电影人,并没有一个劲儿的搞洋派、唱高调,反而兢兢业业的从印度深厚的人文及电影传统,和活力充沛的草根文化中撷取滋养,创作出为咱们抚今追昔,登高望远的个性之作。

  父权对女性的压抑,向来是各地创作者用之不竭的题材;印度电影中也不乏这类作品。将在印度电影周亮相的《生为女人》(Lesson 1: The Wail),则把焦点放在印度回教社群。一个聪明好学的15岁女中学生,被男人相中,从此与同窗分道扬镖--同窗穿上印度服装,到城里深造,展翅逐梦;她却得包上头巾,嫁人当二房,成为折翼的天使。

  对印度来说,回教是外来宗教。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对于女主角的离经叛道,片中的宗教长老说:“在沙地阿拉伯,她早就被判‘乱石砸死’了。我们比较‘进步’,可她也不能胡作非为。”电影作者聪明的利用这种五十步笑百步的谬论,点出不论时代、背景、手段(如民族传统或宗教),“扶男抑女”像一张“疏而不漏”的天罗地网。而再叛逆的女人,最终还是过不了母性这一关。

  英国出品的兴都语电影《武士千山路》(The Warrior)则是一个将外来(日本)的故事移植到印度的成功例子--武士为封建地主效劳,屠杀因歉收而无力交租的村民;後来良心发现而远遁喜玛拉雅山,却遭地主派人追杀。

Related image

  旅英印裔导演Asif Kapadia将这则原本可堪作孟莱坞式的煽情炒作的传奇,拍成接近日式的微限主义、冥想式的节奏,一再冲击观众惯常的善恶价值观。在诗意的映象和心灵净化的情节的交织下,我竟把这种古今日本艺术家擅长的风格,与禅意联想在一块儿。如果这种日式风格是源自佛教的影响,那《武》片不就成了这种风格的回归(到印度)吗?

Related image

  《博帕尔快车》(Bhopal Express)1984年博帕尔市毒气泄漏事件搬上荧幕。这个造8000人当场毒死、50万人受感染并抱病至今的大悲剧,在电影作者的加工下,巧妙的融合了史实和虚构的情节;尤其对片中一对新婚燕尔的夫妇的描写,颇有印度电影大师萨雅吉雷(Satyajit Ray)的遗风。片末丈夫以血肉之躯阻挡朝往毒气弥漫的博帕尔市行驶的火车,以挽救车上的妻子,虽嫌夸张,却令人咬足15分钟指甲,格外动容。

Related imageImage result for Bhopal Express movie

  真正让我眼前一亮的是《魔幻少女》(Malli),一出证明了儿童片和作者电影并没有矛盾的佳作。这出讲述一位山区部落的小女孩,为她那来在城里的聋哑好友,寻找传说中孔雀仙子的蓝石,好让後者能开口说话的影片,开场的首五分钟就令人惊艳--百分之百小女孩的幻想、思维,以湖光山色为媒、女孩稚气的嗓音和诗意的旁白为引,俐落佻达的镜头运动和剪接,把咱们引入女孩脑子里的童话世界,与森林对话、与动物为友,比比看是她的裙子还是它的毛色比较美。。。

Image result for malli indian film

  没有几个成人能拾回童年时代心中的灵气;成人童话作者如安徒生即令再童心未泯,写出来的童话也难脱“大人写给小孩”的味道。可《魔》片隐隐做到了--它老让我以为,是小朋友的写的剧本,教育而不说教、天马行空而不矫揉造作,几乎没有一般的儿童电影机关算尽的扮天真。甚至,当小女孩面对一个忧郁的结局时,只要闭上眼睛,脑筋一转,构思了下一个幻想故事,便又笑逐颜开。。。那么寻找蓝石的故事,也是幻想吗?


(2004年印度电影周将于8月18日至25日在嘉华狮城举行,放映包括上述影片在内的共8部印度片。)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