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从印度飞回新加坡,机上回顾这两篇给2003/2004年新加坡印度电影节写的推介文,仍然非常有感。今天的印度还是当年的印度。
褪去孟莱坞糖衣的印度电影
(原载2003年7 月《联合早报》。)
印度电影不止是“小情侣绕树三匝”的孟莱坞歌舞片。即将在本地举行的印度电影周所呈献的十部非主流印度电影,有八部就不是歌舞片,而是“力透纸背”的针砭社会、省思传统,或赞颂生命和艺术的启发性杰作。
在这其中,开幕电影《英文八月》(English, August/1994年) 可说是近期印度英语电影风潮的始作俑者。英语在印度中产阶级当中本来就很流行,但一般印度主流电影为照顾草根阶层的广大市场,而只让演员讲印度的语言。
《英》片导演贝尼戈尔(Dev Benegal)却以其欧化的视觉风格,利用中产阶级的视角和语言来剖析光怪陆离的现代印度社会。讲英语的城市公务员男主角被调到小镇去,却发现自己宛如置身在外国。面对老油条的上司、只会讲他听不懂的方言的乡亲父老、唯一能跟他一起斯混(吸毒、谈性)的年轻朋友,诡谲的文化冲击,道出中产和草根之间近乎宿命性的鸿沟。
五年后,贝尼戈尔的第二部电影《开门见性》(Split Wide Open)反其道而行,从另一位初临大都会孟买的年轻人的眼睛去观察这个印度的缩影。他所交的四个朋友,分别代表四种人生观--沿街售卖花串的贫苦女童(后来甘为老不朽的禁脔)、坚守道德防线却无力回天的神父、生活靡烂的电视台女主持人,和凭蛮力和胆识生存的黑道人物。
五个人物的故事盘根错节,勾勒出印度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的环环相扣的“生态系统”。所谓的“阶级”鸿沟,原来并非泾渭分明,而是一个个剪不断,理还乱的命运交会点。